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打造人才金字塔尖跨界融合新天地

光明網訊 僅僅用瞭三天的時間,從面試到簽約,來自英國赫爾大學的海歸博士徐天祥就順利成為瞭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以下簡稱“鄭州航院”)經貿學院的一名教師。這是鄭州航院幾年來引進的第一名海歸博士,其引進速度之快,辦事效率之高讓徐天祥驚嘆之餘,更多的是感動。

幾年來,鄭州航院立足“辦好大學先培養好大師”的人才原則,立足“人才能引來,引來能留下,留下能發展”的方針,著力利用好人才的優勢,通過打造高端平臺,引導博士、教授等高端人才創造更多的優秀科研成果。

海歸博士的感動

2017年農歷年的臘月三十,鄭州航院經貿學院院長楊波在學院的招聘郵箱看到一封應聘郵件,這封郵件的主人就是徐天祥。在瀏覽完徐天祥的求職信後,楊波立刻撥通瞭對方的電話。

徐天祥表示,他的本碩博都在赫爾大學就讀,專業是金融學。在和楊波通過電話後,二人就互相加瞭微信,面對徐天祥的每一個疑問,楊波都認真回答、解釋。整個春節過去瞭,徐天祥對鄭州航院及自己未來的發展趨勢有瞭清晰而圓滿的瞭解。

春節後開學的第一天,徐天祥就接到鄭州航院的面試通知。該院經貿學院的幾位面試領導對這位從英國歸來的海歸博士非常滿意,當場就決定要錄取這位優秀的“求職者”。

引進來一位海歸博士的消息很快就匯報給該院主抓人事工作的副校長賀金社。賀金社對此非常重視,求賢若渴的他很快就指示人事處盡快完成對塑膠熱融押出徐天祥的學歷認證等相關程序。

三天後,徐天祥接到瞭人事處的電話:他可以馬上跟鄭州航院簽約瞭。簽約後,鄭州航院立刻就開始兌現相關的承諾,很快就辦理完相關的入校手續。

“速度之快,效率之高,讓我感動得不行瞭,這些讓我覺得來鄭州航院是來對瞭。”徐天祥說,“我這邊簽約完瞭,我在年前同時投出的另外兩份簡歷所在的高校才給我打電話,我當時就告訴他們,我來鄭州航院瞭。”

搭建人才聚集平臺

為瞭更好地引進人才,鄭州航院提出瞭待遇留人、事業留人和感情留人的人才引進策略。對於所有應聘來鄭州航院的人才,學院首先解決好後顧之憂:配偶工作問題、孩子上學問題和住房問題。“隻有解決瞭後顧之憂,引進來的人才才會沒有任何負擔地在鄭州航院工作,進而促進他們在事業上走得更快,走得更遠。”賀金社說。

人才引入之後,鄭州航院還會根據其研究方向,找到適合人才發展的事業方向。而對於高校來說,人才要茁壯成長,事業蒸蒸日上,優秀的研究平臺也是必不可少的。為此,鄭州航院也緊緊依托自身優勢,建設瞭一系列促進人才發展的科研平臺。

比如,早在2013年廢塑膠處理濾網|處理廢塑膠垃圾濾網,鄭州航院便成立瞭航空經濟發展河南省協同創新中心,圍繞學科建設凸顯航空特色、人才培養著眼航空需求、科學研究服務航空經濟、服務地方促進中原崛起,為航空經濟發展提供堅實的理論支持、信息支持、智力支持和技術支撐。

短短一年之後,鄭州航院又聯合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管委會,共建瞭航空產業技術研發機構和產業轉化基地——鄭州航空產業技術研究院。而在有瞭這樣的“硬件”基礎之後,2016年12月,鄭州航院正式啟動瞭“藍天人才工程支持計劃”,面向海內外誠聘高層次人才。

“作為河南省唯一的航空類學校,特別是地處中國唯一的航空港綜合經濟實驗區,鄭州航院近年來走出一條堅持‘航空為本、管工結合’,創建特色鮮明的航空大學的特色發展之路,為鄭州航空港綜合實驗區建設培養瞭大批實用性人才,有力支撐瞭地方經濟建設。”賀金社說。

金字塔尖融合新天地

2018年新年伊始,河南省政府與中國民用航空局簽署協議共建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根據協議,雙方共同支持鄭州航院建設航空大學和特色骨幹大學,鄭州航院的發展由此邁入瞭一個新的階段,而要實現更大的發展,高質量人才的輸入必不可少。

“我們鼓勵並要求博士到海外學習深造,特別是年齡在40歲以下的博士。”賀金社介紹說,為瞭更好地引進人才,學院對各個院系下達任務,並把人才引進作為院系年終考核的三大核心指標之一。

人才既要進得來,當然還要留得住。為瞭加快推進人才強校戰略,培養一批具有突出創新能力和發展潛力的高層次後備人才,該院還正式啟動瞭青年英才工程支持計劃。據悉,該計劃包括基礎支持計劃和拔尖支持計劃。

計劃崗位為科研型教師崗,聘期內主要完成培訓、助課、企事業單位實踐、國內外訪學、科研及學科建設等工作任務。其中,基礎支持計劃旨在支持新引進的博士教師把主要精力投入科學研究,在博士畢業後進一步提升科研能力和水平;拔尖支持計劃旨在支持已具有良好科研基礎、潛力較大的青年教師獲批高層次的科研項目,產出較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這次計劃支持范圍之廣,支持力度之大前所未有。”賀金社說。“我們的主要目的就是讓處於學位金字塔尖的博士們能夠繼續深造學習,拓展新的研究領域。” 據賀金社介紹,通過這些人才計劃的實施,鄭州航院下一步要將該校博士們的研究方向進行系統的統計和分析,將有關聯行業的博士組建一個個的團隊,通過跨界合作、融合發展的方式,探尋在創新領域新的方向。

“這就像是在人才的金字塔尖,通過‘兩個點連成一條線,三條線組成一個面,多個面廢棄物處理|廢棄物濾網處理形成新天地’的方式,釋放博士、教授們的科研價值,充分發揮博士、教授們的主觀能動性和領域優勢,打造鄭州航院新的科研團隊和科研成果增長點,為支撐航空產業發展和河南地方經濟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賀金社說。(竹高 李曉舉 史俊庭)

[責任編輯:劉洋]
arrow
arrow

    xln571fz7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